专题专栏
2025-01-26
清风 | 清廉传家惠久远
《孟子·离娄上》有云:“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”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,家风关系的不仅是一身之进退、一家之荣辱,更关系到党风政风社风民风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家庭和睦、家教良好、家风端正,子女才能健康成长,社会才能健康发...
查看详情
2025-01-03
清风丨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
人生当有“三足”意识:名利面前要“知足”,修身养德要“知不足”,立业做事要“不知足”。“三足”一同发力,才能行稳致远。 名利面前,知足者常乐。《菜根谭》中讲:“知足者仙境,不知足者凡境。”知足是安乐之源。正如明代罗洪先《醒世诗》所言:“能自得时还自乐,到无心处...
查看详情
2024-12-02
清风 | 守好自己的“一口井”
俗话说,“人无横财不富,马无夜草不肥”。但对于为政者而言,这样的思想绝不可有。只有靠着“正俸”过日子,才能少出事、不出事。史料记载,朱元璋向地方派任官员时,将他们带到一口水井旁教导:“做清官,靠俸禄过日子,就像守着一口井。井水虽不满,但可养活一家老小。如果不满足,非要从外面取水灌入井内,满了就要加高井台,一旦台被水溢,就会...
查看详情
2024-07-15
清风丨人至官位要缚心
北宋苏辙曾讲,“心不可乱,则利至而必知,害至而必察。”意思是心思端正才能心境平和、头脑清醒,有利之事来临就必然能意识到,有害之事临头也必然能觉察到。苏辙以此规劝为政者要约束内心、管住欲望。古语有云:“骥走崖边须勒缰,人至官位要缚心。”为政者手握权力资源,时常会受到诱惑,就如同马走在悬崖边一样,缺少了束缚就容易坠入悬崖、身败...
查看详情
2024-07-02
清风丨君子慎其独
慎独是一个常谈常新、常悟常新、常行常新的话题。 慎独,是先贤倡导的一种重要的修身方法,也是党员干部应有的一种修养境界。《礼记•中庸》开卷第一章就论及慎独:“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。故君子慎其独也。”《礼记•大学》解释为“此谓诚于中,形于外,故君子必慎其独也”。慎独指的是人独处时,在无人监督的境况下,也能严于律己,恪守道...
查看详情
2024-06-25
清风 | 凡见利处 便须思患
范仲淹在《告诸子及弟侄》中写道:“凡见利处,便须思患。”意思是说,凡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,就要多想想有没有什么隐患。这是对利与患的辩证认识,也是面对诱惑持有的警惕之心。天上不会掉馅饼。当馅饼不期而至时,往往背后隐藏着陷阱。见利而忘患,多是侥幸使然。克服侥幸心理,应当有忧患意识,时刻绷紧“利害相伴”这根弦,既观其表又思...
查看详情
2024-06-18
清风丨君子慎独 不欺暗室
古训有言:“不履邪径,不欺暗室。”短短八个字,其中蕴含深刻哲理与智慧,告诫人们无论在明处还是暗处,都应坚守正道,秉持诚实无欺、行为端正的良善和原则。人生既有鲜花盛开的坦途,也有充满诱惑的歧路。歧路往往看似捷径,实则布满陷阱。“执之失度,必入邪路。”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挑战和诱惑,尤需保持“人间私语,天闻若雷。暗室亏心,神目如...
查看详情
2024-06-03
清风丨知足 知不足 不知足
人生当有“三足”意识:名利面前要“知足”,修身养德要“知不足”,立业做事要“不知足”。“三足”一同发力,才能行稳致远。名利面前,知足者常乐。《菜根谭》中讲:“知足者仙境,不知足者凡境。”知足是安乐之源。正如明代罗洪先《醒世诗》所言:“能自得时还自乐,到无心处便无忧。”真正的快乐,正是常知足、少计较。知足是幸福之本。...
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