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攻略---健康饮水防秋燥

今日立秋,您的夏日余额已不足 ……


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13个节气,虽标志着秋天的开始,但“秋老虎”和三伏天的威力仍不容小觑,白天的高温与夜晚的凉爽形成鲜明对比,人体的水分流失速度并未明显减缓。干燥的秋季比夏季更需要补水,才能防止 “秋燥”。


此时,及时补充水分,不仅能够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,还能促进新陈代谢,增强身体免疫力,为接下来的秋冬季节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。 所以在秋天喝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!  

一、在秋天喝水有哪些好处呢?

1 、润肺

秋天空气干燥容易伤肺,容易出现咳嗽、感冒症状。多喝水能润肺,缓解 “秋燥”。

2 、滋润皮肤

秋天风大,空气干燥,皮肤水分减少,皮肤会干燥、瘙痒,甚至有些人会患上皮肤病。多喝水能补充身体水分,促进体液调节,防止皮肤干燥。

3、 防“秋乏”

秋乏,是补偿盛夏季节带给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,也是身体在秋季气候中自动调节,并得以恢复的保护性措施,喝水醒脑,促进血液循环,可以让困乏得到缓解。

4、提高免疫力

秋季的天气早晚凉,昼夜温差大,易生病。多喝水能补充身体水分,将体内细菌快速排出,提高免疫力。


二、往下看 ---秋天喝水的正确方法

1、秋风越凉,水要越烫?错!温水最养肺!

喝凉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,从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,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;而过烫的水进入食道,易破坏食道黏膜。因此,最好喝常温的水,喜欢 “暖”一点,可以将水放凉至35℃-45℃再喝。

2、慢慢喝

喝水时,不少人习惯 “豪饮”一番,但这种饮水方法对健康并无好处。快速大量喝水会迅速稀释血液,增加心脏负担,也容易把大量空气一起吞咽下去,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胀。正确的喝水方法是,把一口水含在嘴里,分几次徐徐咽下,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,有效缓解口渴。

3、适时补水,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

当出现口渴心烦或乏力头疼等状况时,说明机体细胞已经开始脱水,此时再喝水已经是 “被动饮水”。久而久之,人体就会长期处于一种潜在的缺水状态,不利于正常代谢。因此喝水跟吃饭一样,也需要定时,变被动饮水为主动饮水,在感觉到“口渴”之前喝水。

看到这里,拿起水杯喝点水吧。别等嗓子冒烟了再想起来喝水哦


温馨提示:①养成定期检查跑、漏、冒、滴的习惯,发现漏水,及时修理堵塞部位,检查漏水可以先关闭家中所有用水器材,检查水表指针是否转动,有转动表示漏水,也表示你的水费正在日夜不停地增长。②清澈之水来之不易,一点一滴需珍视。提醒您在日常生活中按需取水,一水多用,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哟~




供稿:化验室 纪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