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喝水真的能治百病吗 怎样喝水更健康?

多喝水真的能治百病吗? 《水是最好的药》一书为美国学者F·巴特曼所著,2006年在中国翻译出版。书中讲述了巴特曼博士在监狱时,用两杯水解除了胃溃疡引起的剧烈腹痛,并以同法治愈数百名其他囚犯,因此提出了所谓震惊医学界的发现:许多慢性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。 书中介绍,他在随后的两年半时间里,使用自来水成功治愈了3000多个因各种压力导致的胃溃疡病例。巴特曼博士认为,每天喝2-3升水可以治疗心脏病、中风、骨质疏松症、白血病、淋巴瘤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失眠和抑郁症等疾病。 然而,巴特曼博士是在极端情况下因为缺水出现胃痛腹痛,其 单纯饮水只是缓解了因暂时缺水带来的不适 ,但因此推而广之就有失专业性和科学性了。对于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失眠和抑郁症等疾病来说,引发的原因可能千奇百怪、不一而足,喝水只能解决因为暂时缺水带来的问题,而对于非缺水造成的血压高、血糖高以及失眠抑郁等疾病, 单单靠喝水是无法治愈的 我们知道,糖尿病人有三多一少的特征,即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消瘦。多饮就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并没有少喝水,但糖尿病并没有因自身疾病的特征——多饮而恢复正常血糖。显然, 多喝水并不能治愈糖尿病 对于高血压的患者,情况就更不能用喝水来缓解 ,因为大量饮水会使血压升得更高。很多高血压患者可能还会限制饮水,以防血压过高。

约1800年前,中国医圣张仲景在其 《伤寒杂病论》 一书中就指出,“凡得病反能饮水,此为欲愈之病。其不晓病者,但闻病饮水者自愈,小渴者乃强与饮之,因成其祸,不可复数也!”文中之意跃然纸上,毋庸赘述。

明代名医李时珍的 《本草纲目》 中专门有一章写水,称为“水部”。“水为万化之源,土为万物之母……饮资于水,食资于土。饮食者,人之命脉也。”并将不同来源的水分别进行了归总和分析。如上有雨、露、霜、雪之水,下有海、河、泉、井之水。来源不同,功用不同。李时珍认为, 好水是百药之王,坏水是万病之源 可见,早在几百年前,中国的大医们就知道 水可以生化万源,是致病之源也是成药之源 。而非简单地认为单用自来水就可以包治百病。

此外,“人每天需要喝八杯水”其实也是误传。1940年,美国国家科学院提出“人每天需要八杯水”。然而,美国国家科学院所说的八杯水是包含来自食物的水分,也就是将每天摄取食物中的水分与喝的水加在一起是8杯,并不是需要喝8杯。

科学已经证实,人每天从尿液、流汗或皮肤蒸发等流失的水分约为1800-2000毫升。所以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,其中包括食物中的水分。 食物中,蔬菜、水果的含水量较多,有90%左右的水分,肉类、蛋类和鱼类中也有大约75%的水分。每一餐从食物或汤中摄取的水分大约有300-400毫升,那么一日三餐由食物或汤中摄取的水分总量大约在900-1200毫升之间。 所以, 我们每天只需要喝800-1200毫升水 。以一杯水200毫升计算,每天喝水4-6杯就能满足机体日常的需求。 2002年发表在《美国生理学杂志》和2008年发表在《美国肾脏学会杂志》上的两篇文章都认为“ 没有证据表明,我们能从喝更多的水中受益 ”。相反,过量饮水对肾脏是有影响的。美国的肾脏专家指出,有时候身体出现的不健康不是因为饮水不够,恰恰相反,是饮水太多。饮水过多会导致水中毒,加重肾脏负担,反而不利于健康。 

怎样喝水更健康?

      很多人喜欢边吃饭边喝点东西,认为这样有助于消化;也有些人认为“吃饭时喝水对胃不好”。那么,吃饭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喝水?怎样喝水才更健康?

      吃饭时喝太多水会影响消化

      胃酸有助于消化, 吃饭时大量喝水会稀释胃液,影响胃的消化功能。通过胃蠕动,可将食物变成食糜,从而加速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。大量喝水则会影响胃蠕动,进而影响消化功能。此外,如果用汤、水来泡饭,会使咀嚼次数减少,让一些没来得及被嚼碎的食物直接进入肠胃,增加肠胃负担。

      吃饭时这样喝水

      吃饭时大量喝水确实会影响消化,但并不等于不能喝水,控制好喝水的量即可。进食期间,唾液的润滑作用能帮助咀嚼和吞咽食物。如果食物比较干涩造成吞咽困难,适当辅以水、汤或粥,  有利于吞咽和消化 喝水量在一小杯以内比较合适,不提倡大口猛喝或一次喝下300-400毫升水。饭前半小时喝一杯水能帮助我们控制食欲。 想减肥的话,可以在饭前半小时喝点水。不过,消化功能较差或经常胃胀的老年人,最好在两餐之间喝水。

      六种情况喝水要限量

      除了吃饭的时候,这六种情况一定要控制饮水量。

     1.胃肠道疾病: 喝水过多,胃酸被过多稀释,肠道负担加重,可能会加重腹痛、呕吐、腹胀等情况。

     2.高血压: 血管如同水管。水多,水管压力就高。如果一次性饮水过多,血液中水分增多,可能会使血压升高。

     3.心脏疾病: 喝水过多,心脏就不得不加大输送血液的力度和速度,可能会引起胸闷等不适症状。尤其是心衰患者,每天饮水量一般不能超过1.5升。

     4.肾脏疾病: 肾脏是完成体液代谢的重要器官,它可以把好的成分留在体内,将坏的成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。肾功能不好的人要和医生确认合理的饮水量。

    5.肝脏疾病: 肝功能受损,代谢能力变弱,会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,常造成腹水(腹腔内游离液体过量积聚),喝水过多会加重水肿、肚胀等症状。

   6.急性胆囊炎: 进食和饮水会使胆囊收缩。饮水量太大会使胆囊收缩频率增加,加重疼痛症状。

人体一天到底应该需要多少水呢?

很多人都觉得多喝水、常喝水有益于身体健康,比如多喝水能减肥、多喝水能排毒,多喝水对身体好……那么,喝水真的是多多益善吗?我们平时所说的“多喝水”到底是喝多少水呢? 水是我们人体正常运转必需的物质,可以起到帮助人体调整体温、润滑器官与关节、溶解运输养分以及排除体内废物等作用。虽然水对人体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,但是 喝水并不是越多越好 。如果水喝的太多,超出了肾脏的排水量,肝脏、肾脏不好的人有可能会出现水中毒现象。另外,如果水喝太多,排出的又少,血液中水含量增多,若不及时为身体补充钠,可能会导致血液中钠盐的含量降低,进而影响身体机能。除此之外,饮水过多可能会出现浮肿现象,增加身体负担。 那么,成年人每天到底需要多少水呢?一般来说,人体的补水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,一是直接饮用进体内的水,第二是摄取食物中的水,第三就是人体的内生水,也就是蛋白质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在代谢时产生的水。根据我国膳食营养参考指南,在没大量出汗和环境湿度基本适宜的情况下,成年男性和女性每天维持人体正常运转所需要的水的总量分别为3000ml和2700ml左右,其中大概每天会有300ml是来自于人体代谢产生的水。其余的就是通过直接饮水和从食物获取,正常情况下每天应饮水1500-1700ml左右,如果一个杯子的容积是200ml,一天喝八杯水就比较合适。剩余的水分就是人体通过食物来获取的了,大约1000ml。食物中水的主要来源是蔬菜和水果,除此之外,日常生活中粥、米饭、牛奶还有鱼虾等食物也都含丰富的水量,都是人体水分的良好来源,所以我们应该合理搭配营养、做到均衡饮食。 所以, 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的饮水量大约为1500-1700ml 。但是,每个人具体喝多少水应该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定,饮水量也与生活方式、饮食内容和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,需要根据自己身体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行动。

 

来源: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 台、生命时报、科普中国